儿童ASD数字疗法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干预方法,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可穿戴设备、计算机软件、移动APP、机器人等技术,加以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训练程序,帮助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核心症状,提高其社会互动、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
ASD是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种,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会互动能力、沟通能力和想象力的障碍。近年来,全球ASD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患者人数已超1000万,其中儿童患者超300万。如何为ASD患者提供干预和治疗已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
目前ASD儿童干预训练包括心理和行为治疗、语言疗法、行为疗法、音乐疗法、数字疗法等。我国ASD儿童干预研究起步较晚,传统疗法开展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缺乏客观监测手段、依从性差、成本高等问题。
数字疗法(DTx)是近年来兴起的干预方案,在儿童ASD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ASD儿童分布不均,数字疗法可通过远程访问实施问诊或干预治疗,具有更高的服务可及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数字疗法可为ASD儿童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个性化程度高;数字疗法可以降低家庭对干预机构的依赖、减少专业人士的时间投入,成本更低。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儿童ASD数字疗法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相比于传统疗法,儿童ASD数字疗法在服务可及性、个性化、成本及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正逐渐从辅助工具转向核心干预手段。目前海南、北京等地区均在重点发展数字疗法,以解决ASD儿童康复训练的难题。
海南省在推动儿童ASD数字疗法方面走在国内前列。2022年海南将“探索数字疗法先行试用”列入“十四五”数字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随后发布了《海南省加快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儿童ASD数字疗法分别于2023年、2024年纳入海南省为民办实事事项。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数字疗法在ASD儿童干预领域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基于其应用潜力,海南等地区正积极推动ASD儿童数字疗法成为普惠化服务。随着技术迭代、政策支持及ASD干预需求持续上升,儿童ASD数字疗法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此外数字疗法也将进一步应用到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老年痴呆等干预和治疗中。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