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术中磁共振系统(iMRI)临床应用价值高 我国市场推广空间大

2025-09-08 17:39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术中磁共振系统(iMRI)临床应用价值高 我国市场推广空间大

  术中磁共振系统简称iMRI,又称术中MRI,是一种安置在手术室中,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可进行MRI扫描、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的医疗器械。

  传统磁共振系统造价昂贵、体积庞大、灵活性差,应用受限于检查室场景,术前/术后影像需多次转运患者,临床流程割裂。术中磁共振系统实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手术操作流程的深度结合,具有实时成像、可动态追踪介入器械、灵活高效等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及脑机接口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脑胶质瘤手术、脑血管搭桥手术、脑内定向穿刺活检手术、巨大垂体瘤手术等神经外科手术是目前术中磁共振系统主要应用场景。目前我国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量达百万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神经外科手术量将持续增长,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术中磁共振系统(iMRI)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趋于成熟,相比之下,我国术中磁共振系统装机数量较少,且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中,相关应用未成为主流。

  不同于传统磁共振系统静态工作场景,术中磁共振系统需在开放手术环境中实现高精度、实时成像,对设备各模块(包括主机、床体平台、温控系统、EMC防护件等)之间的磁场干扰容忍性、协作实时性、稳定性等要求极高。术中磁共振系统技术门槛高,国外布局企业包括美国GE、Cook Medical(库克医疗)、日立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等。

  近年来,MR价格下降、复合手术室构建加快、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为我国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福晴精密体检装备有限公司等是我国术中磁共振系统重要研发商,其中中加健康自主研发的MOBINEURO Alita 1.5T术中磁共振系统是国内首台通过国际和国内双认证的术中磁共振系统。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术中磁共振系统在神经外科、多模态精准医疗、脑机接口研究等领域应用价值高,但长期以来,术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由国外企业垄断,我国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渗透率较低。目前我国在术中磁共振系统上已实现突破,随着体系化供应链的构建,我国有望成为推动全球术中磁共振系统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