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推荐

CPI、PPI数据解读:物价还有下行压力

2015-02-13 15:28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弹至1.5%。略高于11月的1.4%,但全年涨幅远低于政府年初定下的3.5%控制目标。12月份PPI环比下降0.6%。11月份为环比下降0.5%。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弹至1.5%。略高于11月的1.4%,但全年涨幅远低于政府年初定下的3.5%控制目标。12月份PPI环比下降0.6%。11月份为环比下降0.5%。
        统计局同时公布,2014年PPI与去年相比下跌1.9%,CPI与去年相比上涨2.0%。
        高频数据显示,12月鲜菜价格因天气原因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肉类和粮食价格环比涨幅则均较低;而受到成品油价格下调影响,非食品价格表现相对较弱。
        PPI方面,受美元指数上升,及原油价格暴跌带动化工产品类价格大幅下跌影响,12月PPI环比进一步下跌,同比连续第34个月负增长。

        分析师解读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从环比数据看,1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2%,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食品中,受全国部分地区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由11月份环比下降转为环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1.3%、1.9%和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4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3.3%和5.5%,两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CPI同比1.5%,总需求疲弱,油价下行,物价环比上涨主要是冬季的季节性因素,货币有宽松空间,但宽松的力度可能受制于资本外流的压力。PPI同比-3.3%,房地产下行,基建稳而不强,产能过剩依旧严峻。考虑到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输入性通缩压力并存,全年通胀还有下行压力。
        经济学家诸建芳称,2015年经济下行格局没有改变,CPI涨幅将步入“1”时代,PPI持续为负,通缩风险加剧。考虑国内经济及美联储加息预期,2015年上半年尤其一季度是货币宽松的较好时间窗口,预计一季度可能再次降息。
        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货币条件,周期性波动趋于平稳。预计2015年CPI同比涨幅1.6%。

 
CPI、PPI数据:物价还有下行压力
 
        1、12月CPI同比增长1.5%,环比涨幅为0.3%。经济下行和油价下跌继续拖累物价,物价环比上涨的主因是降温影响食品供给的季节性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
        2、分项看,食品项环比涨幅1.2%,前期压栏猪近期出栏增多,致猪肉价格下跌;冬季降温减少鲜菜、鲜果供给推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但不具备可持续性。非食品项环比下降0.1%,油价下降,车用燃料及零配件环比跌幅3%,且油价对物价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此;冬天是旅游淡季,拖累文娱(旅游项);而劳动力供给收缩,反映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项价格继续上涨。
        3、总体来看,通胀低位徘徊的原因是总需求不强和油价下行,尽管近期稳增长力度增强,但产能收缩、房地产下行和私营部门投资下降的合力大于基建投资的上升,出于通缩和风险防范的考虑,货币有宽松空间,但宽松的空间和力度会被资本外流的压力所限制。
 
        4、PPI同比-3.3%,降幅继续扩大,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基建投资稳而不强是PPI降幅扩大的主因。过去,工业品的产能跟随房地产和地方基建扩张,当房地产投资因人口和库存步入长周期下行,当地方政府不再任性,工业品产能过剩压力随即凸显。需求端长周期不见好,若过剩产能不能被有效出清,工业品价格将持续负增长,至少在今年还看不到拐点。
        5、总体来看,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尤其是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资源品价格和去年上半年所对应的基数差距,且经济总需求也暂时看不到环比改善的增量。这样看,货币还有宽松空间,但在强势美元的大周期下,货币宽松的力度却要警惕资本流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加剧流出—更大的基础货币缺口恶性循环。此外,货币宽松主要是为了缓解通缩压力之下的存量债务风险,一方面政府无意走老路,新常态下更注意调结构,财税改革也约束了地方政府随肆意举债发展经济的行为。另一方面,人口和库存因素决定了房地产长期下行趋势已定,货币宽松也刺激不了很大的房地产投资的增量。

热门报告

推荐内容

研究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