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技术突破+政策赋能 中国国产ECMO系统向全球进阶

2025-11-07 16:44      责任编辑:许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体外膜肺氧合系统,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终极救命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体外循环技术,替代或辅助患者受损的心肺功能,为重症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危重症患者提供关键的生命支持,为临床救治争取宝贵时间。该系统主要由主机、磁悬浮血泵、膜肺、配套耗材等核心部件构成,技术壁垒极高,曾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临床需求一度高度依赖进口。

        2023年1月,汉诺Lifemotion® ECMO系统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上市,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继美国、德国、意大利之后具备ECMO整机系统自主生产能力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汉诺医疗、长征医疗、恒瑞医疗、赛腾医疗等企业实现ECMO整机系统上市。

        此外,国内企业还不断拓展ECMO系统的应用边界。例如,天津大学联合天津汇康研发的急救转运型ECMO,凭借抗震抗摔、耐极端环境的特性,已成功应用于院前猝死患者救治,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微创外科的Infinity115™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则凭借长效膜肺技术,在欧洲市场创下连续使用50天的纪录,为国产产品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ECMO系统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国产ECMO系统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核心技术的集中突破与政策层面的精准扶持。技术端,在磁悬浮血泵领域,国内企业已实现从“被动悬浮”到“主动悬浮”的技术升级,显著降低了血栓、溶血等并发症风险;膜肺材料方面,PMP(聚甲基戊烯)膜丝的自主量产,使国产产品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降低。核心部件和材料的技术突破为ECMO系统搭建了坚实的“硬件底座”,不仅实现了从“能造”到“造好”的跨越,更推动其快速走进临床、服务患者,完成了从技术创新到实际价值的转化。

        政策端,《“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ECMO系统明确为重点发展的高端医疗装备,纳入卡脖子技术攻关目录。《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重症监护病区(ICU)及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配备ECMO系统。这种“顶层设计+落地要求”的政策组合拳,既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更通过刚性配备需求打开了国产ECMO系统的市场空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国产ECMO系统在成本控制、场景适配等方面的优势已初步显现,叠加政策持续赋能与临床需求的刚性支撑,未来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随着技术迭代向更小型化、智能化、长效化推进,以及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深化,国产ECMO系统不仅将重塑国内高端生命支持设备的市场格局,更有望凭借性价比与技术创新优势,为全球危重症救治贡献“中国方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