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蛋白降解(TPD)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或大分子选择性清除目标蛋白,通过细胞内源性降解机制实现精准清除。
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积累或功能性蛋白缺失,容易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衰老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传统药物通常通过暂时“抑制”或“阻断”靶蛋白功能发挥作用,但难以彻底清除致病蛋白。而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可选择性降解疾病相关蛋白,在难治性疾病治疗、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靶向蛋白降解概念已提出20多年,随着研究深入,各类靶向蛋白降解模式不断涌现。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溶酶体系统及自噬机制降解靶蛋白,包括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分子胶(MGD)、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s)、自噬靶向嵌合体(AUTOTAC)、自噬体栓系化合物、光控PROTAC、细胞因子受体靶向嵌合体(KineTACs)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靶向蛋白降解(TPD)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及分子胶发展较为成熟,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他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多处于探索和优化阶段。目前被合成并研究的PROTACs达6000多种,其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PROTAC降解剂约50种;分子胶降解剂如泊马度胺、来那度胺、沙利度胺已获批上市,主要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全球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研发火热,国际布局企业包括百时美施贵宝、辉瑞、诺华、拜耳、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Kymera、Arvinas、Nurix等,从临床在研药物数量来看,百时美施贵宝位居全球首位。
从国内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加快了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布局步伐,国产靶向蛋白降解药物也主要围绕PROTACs和分子胶两类技术。我国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布局企业包括标新生物、百济神州、江苏恒瑞、海创药业、海思科、开拓药业等,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在疾病治疗、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展现出了独特优势,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发展持续火热。目前国内外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研发在持续进行,随着PROTAC、分子胶及其他新型技术迭代和创新,以及资本投资力度加大,靶向蛋白降解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