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晶石是以硫酸钡为主要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品,其最主要的应用是作为加重剂用在钻井行业中及提炼钡,还可用于颜料、化工、造纸、纺织填料,在玻璃生产中它可充当助熔剂并增加玻璃的光亮度。
中国重晶石加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化、自动化方向的不断演进。在选矿环节,主要工艺包括手选、重选、磁选和浮选等。在粉体加工方面,重晶石的处理重点集中在制备超细活性产品,同时伴随除杂、增白和表面改性等工序。除杂增白既可以采用人工拣选、重选、磁选等物理方法,也可以通过浮选、煅烧、浸出等化学方式完成。随着超细粉碎技术的发展,重晶石粉体能够达到微米级甚至更高精细度,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需求。表面改性则通过物理或化学处理改善粉体的表面性能,从而增强其与高分子材料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重晶石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重晶石主要用于油气开采。当前,全球各国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正通过限制煤炭使用、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这一趋势带动了高强度的钻井活动,从而推动了重晶石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受价格波动影响,全球重晶石的需求规模也呈现出随之波动的特点。其中,2024年,全球重晶石需求规模增长至接近百亿人民币。
重晶石的开采与加工技术门槛较低,使得大量中小企业能够相对容易地进入该行业。中国重晶石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整体集中度不高,各地普遍发展起一定数量的开采与加工企业,导致市场格局分散,竞争激烈。例如,甘肃的文县宁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明珠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县天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贵州的天柱县晶盛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萨博曼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镇宁县红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均是典型代表。
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认为,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始加强资源管理和产业整合,对小规模、低效益企业进行清退。例如,贵州省天柱县通过“兼并重组一批、升级改造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措施优化矿权结构,逐步取代“小而散”的粗放式生产。未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重晶石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市场竞争格局也将趋于缓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