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减容是一种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即通过减容装置去除血管内的斑块、血栓、增生内膜等闭塞物质,减少腔内治疗的负荷,扩大管腔容量,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根据技术类型不同,国际上将血管腔内减容分为定向斑块切除术(DA)、旋转式斑块切除术(RA)、激光斑块切除术(LA)、轨道式斑块切除术(OA)等类别。在国内,血管腔内减容分为管壁减容和管腔减容(包括导管血栓抽吸术、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接触性导管溶栓术CDT)。针对不同位置及性质病变,临床可选择不同的腔内减容方法。
下肢动脉疾病(LePAD)是最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PAD),表现为动脉逐渐狭窄或完全闭塞所导致的肢体血流受损。下肢动脉疾病早期多无症状,随疾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等症状,严重需要截肢。下肢动脉疾病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如血管腔内减容、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是首选治疗策略,目前手术量已超过开放手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血管腔内减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作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代表之一,血管腔内减容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及CDT,具有创伤小、即刻恢复血流灌注、低出血并发症风险等优势,是下肢动脉疾病(PAD)治疗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技术、器材不断更新,血管腔内减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为提升我国下肢动脉疾病诊疗水平、促进血管腔内减容规范化应用,我国发布了全球首部下肢动脉腔内减容技术规范化应用共识——《下肢动脉疾病腔内减容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近年来,随着市场发展,各种腔内减容装置不断涌现,包括TurboHawk、Phoenix、JETSTREAM、Rotarex、TideFlow Max等,布局企业包括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飞利浦、归创通桥、金泰医疗、中天医疗等,其中金泰医疗的TideFlow Max于2025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相比于TideFlow,TideFlow Max拥有更大的管身直径和抽吸孔直径(8F)。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下肢动脉疾病与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密切相关,≥35岁患者发病率为6.6%,≥70岁患者发病率达15%以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超5000万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血管腔内减容作为下肢动脉疾病治疗的一线选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