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衔接器(TCE)疗法是通过双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抗体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攻击靶细胞的免疫疗法。T细胞连接器(TCE)是一类能够同时靶向并结合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
基于T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根据作用机理不同主要分为针对PD-1/PD-L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疗法、专注于免疫刺激通路的疗法两类,其中第一类疗法代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疗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第二类疗法代表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和T细胞衔接器,其中CAR细胞疗法存在生产成本高昂、生产周期较长、化疗后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等局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TCE疗法是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兼具靶向性、高效性和灵活性,近年来,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目前全球已有10款TCE疗法获批上市,靶点主要包括CD19、CD20、BCMA、GPRC5D等,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B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T细胞衔接器(TCE)疗法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上市TCE药物主要适应症,但随着研发深入,TCE药物在实体瘤(如小细胞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传染病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实体瘤是最主要的癌症种类,占据癌症种类的90%以上,目前针对实体瘤的TCE药物正在火热研发中。
TCE疗法是近年最具商业转化潜力的技术路径之一,2024年以来,全球TCE领域交易总额超过85亿美元,国际布局企业包括安进、强生、艾伯维、默沙东、罗氏、葛兰素史克、辉瑞等。其中安进的CD19×CD3双抗Blincyto(贝林妥欧单抗)是首个突破10亿美元的TCE药物,2024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以上。
我国TCE疗法布局企业包括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百利天恒、康诺亚、高田生物、维立志博、和铂医药等,目前国内在研TCE疗法多处于临床早期,其中高田生物的HF50是全球首款获批开展临床的脂质体型T细胞衔接器,拟用于治疗HER-2阳性或HER-2低表达的晚期实体瘤。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TCE疗法兼具靶向性、高效性和灵活性,已成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发展风口,资本投资热情居高不下。TCE疗法市场规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适应症逐渐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向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扩展。随着布局企业增加、研究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TCE疗法获批上市。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