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肽,指由9-2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合成肽类物质。双环肽分子内含有稳定环状拓扑结构,具备组织渗透性、靶向特异性、代谢稳定性、高亲和力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
近年来,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我国双环肽研发热情持续高涨,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4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培成、张晓伟、杨桠楠团队基于LC-HRESIMS分析策略,成功从中药甘草中分离出双环肽类化合物——Glycnsisitin A,通过体内外实验成功发现其可促进心肌细胞铁摄取,未来该项研究成果将在心衰治疗过程中获得应用。
双环肽具备极高生物活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在医学影像诊断场景,双环肽作为诊断显像剂,具备肿瘤穿透性,可用于分子成像技术中;在医药制造场景,双环肽具备易于合成和偶联、组织穿透力强、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在肿瘤药物制造过程中应用较多,此外其还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以及抗凝血药物等。
我国为人口大国,肿瘤患者众多。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达到482.5万,其中男性新发病例达到253.4万。ALRN-6924作为双环肽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活性、加快肿瘤细胞凋亡,目前已在淋巴瘤以及眼癌治疗过程中获得应用。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双环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未来随着肿瘤患者数量增长,双环肽市场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英国Bicycle Therapeutics公司为全球较早具备双环肽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已与拜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双环肽靶向放射性偶联药物。在本土方面,我国双环肽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实验室研发为主,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潍坊医学院药学院等为我国已布局双环肽行业研发赛道的科研机构。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双环肽作为一种合成肽类物质,在医疗卫生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伴随我国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以及肿瘤患者数量增长,双环肽市场空间有望扩展。目前,我国双环肽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本土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持续发力,其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