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微针是一种基于微针技术的创新型疫苗递送系统,是由微米级针头阵列(通常为数百微米至1毫米)构成的贴片或装置,具有安全高效、无痛微创、无需冷链、剂量精准、操作便捷等特点。其原理是疫苗接种微针的针头携带疫苗抗原(如灭活病毒、蛋白亚单位、DNA/RNA等),通过穿刺皮肤角质层但不触及深层神经末梢的方式,将疫苗递送至皮肤免疫细胞丰富的区域,从而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根据制造材料不同,疫苗接种微针可以分为硅微针、聚合物微针、金属微针、陶瓷微针等类型。其中,硅微针以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料,针长通常在50-1000μm,多应用于实验性疫苗递送研究;聚合物微针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为基材,安全性高、生产成本较低,但机械强度较硅微针、金属微针弱,且载药量存在一定局限;金属微针主要由不锈钢、钛合金、金等金属制成,可深入真皮层,常用于深层递送需求的疫苗;陶瓷微针通常以羟基磷灰石、二氧化硅等生物陶瓷为原料,适用于对缓释效果有要求的疫苗。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年疫苗接种微针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国外,疫苗接种微针生产企业主要有3M、Lohmann Therapie-systeme Ag、Microdermics Inc.、Theraject, Inc.、Nanopass Technologies Ltd.等,这些企业多在2010-2016年期间实现疫苗接种微针的商业化,产品以聚合物微针、金属微针为主。
在国内,疫苗接种微针研发起步较晚,相关企业包括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青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其中,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面的微针技术储备,掌握了三大类6种微针技术以及溶解分层、缓释、溶胀等多种工艺;深圳青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多家药企达成合作。
疫苗接种微针下游用户主要为医院和诊所、疫苗接种中心、研究机构、制药公司,其中,医院和诊所占据主导地位。从接种的疫苗来看,目前疫苗接种微针主要用于预防性疫苗接种(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和部分治疗性场景(如透皮给药疫苗)。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疫苗接种微针具有无痛微创、精准靶向和可及性强等特性,未来在传染病防控需求与日俱增、新型疫苗技术持续迭代、下游对高效安全的疫苗递送系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全球及中国市场疫苗接种微针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