锕镭发生器(227Ac-223Ra)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发生器,能够从长半衰期母体放射性核素锕-227衰变产物中分离得到短半衰期子体放射性核素镭-223。
锕-227即227Ac,作为锕镭发生器的母体核素,锕-227半衰期长,约为21.8年。锕-227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由钍-232(Th-232)质子裂变产生,或以镭-226(Ra-226)为靶料,经反应堆辐照后通过反应镭-226(n,γ)Ra-227生成的镭-227发生β衰变产生,也可通过铀-235(U-235)自然衰变获得,其中通过反应堆辐照镭-226是大规模生产锕-227的最可行方法。
镭-223(223Ra)是锕镭发生器的另一关键组分,作为子体核素,镭-223半衰期较锕-227短,物理半衰期约为11.4天。锕-227与镭-223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如萃取法、色谱法等。
镭-223发射α射线,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α靶向治疗核素,其能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辐射损伤较小。氯化镭(223Ra)注射液是一种新兴放射性治疗药物,于2020年进入我国市场,凭借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其成为了我国近5年复合增速最高的核药品种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锕镭发生器(227Ac-223Ra)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镭-223作为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反应堆、加速器、核素发生器三种生产方式,其中锕镭发生器具有使用方便、不受区域限制等优势,是制备镭-223的常用方法。但锕镭发生器技术壁垒极高,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较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院)是我国锕镭发生器主要研发单位。
核动力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65年,拥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三研究所、成都海光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下属企业。核动力院具备堆产放射性医用同位素批量生产能力,其医用同位素堆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届时其将实现两种常用同位素碘-131、钼-99产能突破。
2024年10月,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到要提前布局镭-223/226、碘-123/124、铼-186/188、钪-47等前景好的医用同位素技术研发;到2026年,力争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锕镭发生器作为产生镭-223的常用装置,随着镭-223技术研发水平提升、临床应用需求释放,其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