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州新区建设,主要有七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强化文化纽带和感情基础,深化民间交流,推进与
台湾产业深度对接、融合发展,发挥新区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作用。二是建设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新门户。重点推进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是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海洋新兴产业上做文章,建设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四是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路径。推进对台合作政策机制创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和城乡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充分释放新区发展活力。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东南沿海和内陆地区联动发展。六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高水平推进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七是建设绿色新城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明确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科学规划新区生态功能结构,形成“生态屏障—生态绿核—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格局。
积极探索与现行体制协调、联动、高效的管理方式,是稳妥扎实推进福州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对于福州新区的发展,需要认真做好福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要推动新区探索“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林地、水、滩涂、湿地等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福州新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动福州新区持续健康发展。
福州新区的正是获批,是福州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也表明了福州人们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每次提到福建,人们首先想到厦门,没人想到福州,福州新区的建设将会提升福州在整个福建省的地位,给予这个省会城市应用有的称号,推动福建闽北和闽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