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慢病毒载体(LVV)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国产载体具有成本优势

2025-10-13 18:06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慢病毒载体(LVV)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国产载体具有成本优势

  慢病毒载体(LVV)是一种高效的基因递送载体。慢病毒是一种以单链RNA为基因组的包膜蛋白病毒,由包膜、包膜蛋白、基质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衣壳和单链RNA组成。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慢病毒载体(LVV)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慢病毒载体具有包装容量较大、长期稳定表达、转染效率高等特点,是递送基因的明星工具。慢病毒载体广泛用于CAR-T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领域,作为基因治疗的递送载体,慢病毒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序列整合至目标细胞基因组中。

  早期慢病毒载体通常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但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得益于病毒序列和包膜蛋白的改造,慢病毒载体安全性已得到显著提升,应用范围也持续扩展。目前慢病毒载体的安全性监管主要集中在可复制性慢病毒、载体插入位点的检测等方面。

  基因治疗是一种创新治疗手段,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遗传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罕见病等治疗。载体技术是基因治疗的核心,分为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等)、非病毒载体两类,其中病毒载体为主流选择,截至2025年4月,全球已获批上市的35款基于载体的基因治疗产品中,有29款依赖于病毒载体。

  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CAR-T细胞疗法等持续发展,市场对高效、大规模、低成本的慢病毒载体工艺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慢病毒载体工艺涉及到质粒制备、细胞培养、质粒转染、载体纯化、制剂灌装等环节,由于慢病毒载体稳定性差、极易失活,载体纯化技术成为制约其走向临床和商业化的主要瓶颈。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从事慢病毒载体研发生产,包括英国Oxford BioMedica、Thermo Fisher、Lonza、深研生物、蓬勃生物、神拓生物、希济生物等,其中Oxford BioMedica是慢病毒载体技术(LentiVector平台)的全球领导者,其与诺华合作的Kymriah是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的慢病毒载体疗法。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疗法进入临床试验,慢病毒载体市场需求需求快速释放,尤其是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慢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是细胞疗法产品中成本最高的生产原材料,进口慢病毒载体价格贵、供货不稳定性大,一定情况下限制了国内细胞疗法的商业化生产及临床开发。为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供货稳定,国产慢病毒载体将更受欢迎。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