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检测是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简写,MSI检测可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igh,MSI-H)、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性(MSI-low,MSI-L)、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目前,临床上已将MSI作为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预后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并应用于协助Lynch综合征筛查。
MSI检测主要用于遗传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 综合征)的早期筛查,以及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肝细胞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伴随检测,以辅助判断预后和指导用药,单次检测均价通常为数千元。MSI检测用于疾病早筛和肿瘤精准治疗用药及预后指导,与患者生命健康不构成直接关系,但具有远期影响。因此对于肿瘤患者而言,MSI检测不是维持生存的必然需求,其意义更多表现为医疗保健需求层面。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MSI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型的伴随检测手段,MSI检测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应用规模较为有限,行业内检测试剂盒及仪器生产企业较少,且市场上多数产品尚未在药监局取得注册认证。目前,取得注册认证的产品仅有上海桐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SI检测试剂盒,其他没有取得注册认证的企业产品存在无证销售的情况。当前,国内多家相关企业正在积极为其MSI检测产品申请认证,其中不仅包括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还有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应用行业技术不断突破,MSI检测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对潜在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加强。然而,中国MSI检测行业面临着监管不确定、市场竞争加剧、测序设备及试剂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对于MSI检测企业而言,如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地位,其毛利率水平可能出现显著下滑,进而导致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下降。
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认为,近年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逐渐成为医疗领域共识,为疾病早筛相关产品、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同时,肿瘤个性化治疗理念不断深入,MSI检测行业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此前疫情全球流行,对诸多领域形成严重冲击,却也给MSI检测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医疗版块关注度提升,有助于MSI检测相关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获得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常态化疫情防控加速了全国各级医院PCR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了MSI检测配套条件,有利于MSI检测等肿瘤伴随诊断相关产业的市场扩张。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