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是心脏起搏器的一种,主要由脉冲发生器、起搏电极导线等组成,其起搏电极导线有两根,分别植入右心室和右心房进行起搏,可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
双腔起搏器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电子脉冲,起搏电极导线一端连接脉冲发生器,一端固定在心肌壁上,功能是感知心脏异常信号、传导电子脉冲。当起搏电极导线感知到心脏异常信号时,脉冲发生器发出电子脉冲,经由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达心肌壁,刺激心肌收缩,从而达到起搏目的。
双腔起搏器有多种起搏模式,以此来划分,其细分产品主要有房室双腔顺序起搏器(DDD)、房室顺序起搏器(DDI)、心房同步心室起搏器(VAT)、房室顺序心室按需型起搏器(DVI)、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等。其中,DDD又称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其起搏模式可调节,还可以VAT、DVI、VDD等模式进行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自主生产能力,三腔起搏器、三腔除颤器尚未实现自主生产,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几种产品对比来看,双腔起搏器功能较优、价格较低,因此市场份额占比最大。我国人口规模大,心脏起搏器植入总量大,但百万人口植入数量依然偏低,且需求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需求较少,因此未来我国双腔起搏器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双腔起搏器提供商主要有美敦力、雅培(圣犹达)、波士顿科学、百多力等国外企业,以及乐普医疗控股子公司乐普医电、微创医疗控股子公司创领心律医疗、先健科技等国内企业。尽管我国已经实现双腔起搏器自主生产,但对比来看,国外双腔起搏器企业在国内市场中依然占据主导单位,2022年占比达到85%以上,而国内企业市场占比较低,未来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