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国内制造业升级 带动PPA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025-08-05 19:41      责任编辑:宋一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国内制造业升级 带动PPA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PPA即聚邻苯二甲酰胺,是由含苯环的二元酸与脂肪族二胺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热塑性功能型尼龙。其分子结构中的苯环赋予材料特殊性能,存在半结晶态与非结晶态两种形态。非结晶态PPA主要应用于国内对阻隔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食品包装内衬等;半结晶态PPA更适配注塑等熔融加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我国市场流通的PPA产品多为此类型,尤其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在力学性能上,PPA强度、韧度和硬度远超传统脂肪族聚酰胺,能满足我国汽车轻量化对零部件高负载的要求,在发动机周边部件等关键部位表现稳定。耐热性方面,其热变形温度达300℃以上,连续使用温度170℃,适配我国电子电器行业小型化元件的高温工作环境。此外,潮湿气候下,PPA对水分敏感度低的特性保障了产品尺寸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则契合机械工业中接触各类介质的工况,仅对强酸和强氧化剂耐受性较弱的特点,也为国内企业在应用场景选择上提供了明确参考。
 
        PPA的应用领域随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汽车行业中,国内车企为提升燃油经济性,广泛采用PPA制造发动机周边零部件、电气系统部件等,助力汽车轻量化转型,如比亚迪、吉利等企业的新能源车型已大量使用PPA材质零件。电子电器领域,为适配我国5G设备、智能终端小型化趋势,PPA主要用于生产芯片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等部件,华为、小米等企业的产品供应链中均有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PPA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PPA市场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随着国内制造业升级,各行业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推动PPA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4年,国内PPA市场规模为56.34亿元。
 
        国内PPA市场竞争呈现“国际巨头主导高端,本土企业抢占中低端”的格局。国际品牌中,巴斯夫、杜邦通过在华设厂,其PPA产品凭借高性能垄断我国航空航天、高端电子等领域。本土企业中,沃特股份是核心参与者,其研发的PPA材料已进入宁德时代、中兴通讯等企业供应链。此外,金发科技、普利特等企业也在加速PPA研发,通过性价比优势争夺中端市场。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我国PPA市场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方向。一是高性能化突破,国内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目标攻克耐高温180℃以上、耐候性达10年的高端PPA,以替代进口产品。二是绿色化生产,响应“双碳”目标,本土企业探索生物基二元酸原料应用,碳排放较传统工艺大幅降低。三是应用场景扩容,随着低空经济立法推进,PPA在无人机机身部件的应用将快速增长;同时,3D打印用PPA线材研发取得进展,推动PPA从工业部件向个性化制造领域延伸。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