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尼龙66下游应用广泛 行业产能持续扩增

2025-08-02 13:38      责任编辑:宋一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尼龙66下游应用广泛 行业产能持续扩增

        尼龙66化学名称为聚己二酰己二胺,是由己二酸与己二胺经缩聚反应生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结晶聚合物。尼龙66在力学强度方面表现出众,能承受较大外力而不易发生形变,这让其在制造承受重载的机械零件时极具优势。在耐磨性上,尼龙66在PA家族中处于优势地位,且自润滑性能优良,仅稍逊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所以常被用于制造需要频繁摩擦的部件,可有效减少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尼龙66的产业链包含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聚合生产以及下游广泛应用等环节。上游原材料有己二腈、丙烯腈、丁二烯、丁二腈、乙二胺、纯苯、环己醇、己二酸等,其中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料。过去,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己二腈产能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尼龙66产业的发展。但近年来,华峰集团、中国化学、齐翔腾达等本土企业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国产己二腈的产能不断上升,为尼龙66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游是尼龙66的聚合生产环节,国内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例如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尼龙66的下游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涉及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仪表仪器、服装纺织、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领域。在汽车行业,尼龙66可用于制造发动机周边零部件、电气系统部件以及底盘系统部件等,有助于汽车实现轻量化;在纺织领域,尼龙66可用于制作高性能的服装面料,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品质的追求。
 
        我国尼龙66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过由于关键原料己二胺的供应受到限制,早期发展较为缓慢。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尼龙66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利用己二腈、己内酰胺等原料生产己二胺的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己二胺的供应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尼龙66产能的快速增长。随着国产己二腈技术的攻克、尼龙66聚合技术的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我国尼龙66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24年,国内尼龙66的总产能达到128.56万吨。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在供给端,随着上游原料国产化进程的加快,更多尼龙66企业能够获得稳定且成本可控的原材料供应,有望进一步提高开工率,带动产量大幅增加;在需求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行业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升,尼龙66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汽车轻量化、3D打印等新兴领域,尼龙66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未来行业内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