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测量单元(IMU),是一种传感器装置,可用于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参数。IMU具备微型化、工作精度高、安全可靠性高、集成度高等特点,在汽车制造、人形机器人制造、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IMU种类丰富。按照测量维度和集成传感器类型不同,IMU可分为3轴IMU、6轴IMU和9轴IMU;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消费级IMU、车规级IMU、军用级IMU以及工业级IMU;按照技术原理不同,可分为光学IMU、MEMS IMU、机械IMU等。未来随着细分产品应用需求增长,我国IMU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IMU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汽车制造以及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为其主要需求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62.5万辆,销量达到962万辆。在汽车制造领域,IMU可应用于车辆导航辅助系统以及安全系统中,能够提升导航精度、保持车辆稳定运行。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IMU可用于路径规划、动作执行、导航定位以及姿态控制等场景。受益于核心零部件市场国产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形机器人生产成本有所降低,其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人形机器人产量将突破2.5万台。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惯性测量单元(IMU)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伴随下游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我国IMU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2024年我国IMU市场规模突破40亿元。
全球IMU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意法半导体(ST)公司、日本东电化集团(TDK)、德国博世集团(Bosch Group)等。在本土方面,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MU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已有多家企业具备其自主研发及生产实力,主要包括星网宇达、中海达、芯动联科、华依科技、汉威科技等。2025年上半年,中海达已与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为其小批量供应IMU。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IMU作为一种传感器装置,在众多领域需求旺盛。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加快,IMU市场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近年来,我国企业正在加大对于高性能IMU的研究,未来其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