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可实现循环发电和产氢 我国已进入工业示范阶段

2025-09-05 17:28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可实现循环发电和产氢 我国已进入工业示范阶段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是一种可以进行水和氢气双向转化的装置,其既可作为燃料电池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电解电池用于制氢。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是特殊的固体氧化物电池(SOC)。固体氧化物电池通常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其中SOFC研发、应用进展较快。在美、日、欧等地区,SOFC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广泛应用在分散式发电、数据中心、家庭热电联供等领域,我国SOFC处于工业示范向商业化过渡阶段。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具有燃料电池、电解池两种运行模式,在燃料电池模式下,其可直接从多种化学燃料中产生电能,在电解池模式下,其可存储间歇性能源并产生氢气和高附加值燃料。两种模式交替运行下,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可以实现发电和产氢的循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全球能源需求急剧增长,在双碳背景下,以风能、太阳能、绿氢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正成为全球共识。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中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行业市场现状综合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高效的能量存储及转换技术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因其高能量转换能力、燃料范围广、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研究在不断深入,相关研究单位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怀柔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由互连件、阴阳极扩散电极、电解质组成,互连件上具有气体流动通道,流道结构对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已开发出平行流场、蛇形流场、交指流场、网格型流场、螺旋型流场等多种流道结构。

  美国SOFC装机量和发展全球第一,于2004年在加州海港建立了全球首个兆瓦级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起步较晚,尚处工业示范阶段,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研制的“百千瓦级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装置”入选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固体氧化物电池是下一代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其中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可以实现循环发电和产氢,在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政策、技术与资本共同推进下,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有望实现快速发展,而拥有其原材料生产、单电池生产能力及整体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企业将更具发展潜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