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内皮移植(EK)是角膜移植技术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角膜内皮疾病。根据角膜供体组织结构不同,角膜移植分为角膜内皮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板层角膜移植三种。相比于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具有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角膜内皮移植可分为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DSEK)、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DMEK),两者各具优缺点。其中DMEK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式,具有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更好等优势。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欧美国家角膜移植手术的主要术式,占角膜移植手术总数的50%-60%。由于技术要求较高、角膜病结构不同,我国角膜内皮移植术普及率较低,但近年来,得益于国内显微手术技术提高、患者对视觉质量要求提升,角膜内皮移植术正日益成为我国常规开展的角膜移植术术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角膜内皮移植(EK)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角膜内皮移植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手术量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规范开展角膜内皮移植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发布了《中国角膜内皮移植术专家共识(2024年)》。
角膜内皮供体材料不足是限制角膜内皮移植术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工合成角膜内皮可作为角膜内皮植片的替代品,减轻眼库负担、避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全球范围内,人工角膜内皮研发企业包括以色列EyeYon Medical(爱眼医疗)、上海杰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熹微(苏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以色列EyeYon Medical的EndoArt是全球唯一一款同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器械认定、中国创新器械认定的眼科材料。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穿透性角膜移植仍是我国角膜移植主要术式,角膜内皮移植占比较低,但穿透性角膜移植存在愈合速度慢、排斥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将逐渐被角膜内皮移植术替代。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因角膜病致残、致盲者达500万/年左右,角膜内皮移植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在发展趋势上,切口越来越小、并发症越来越少、植片越来越薄、术后视力越来越好将是角膜内皮移植总体发展趋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