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衰重要治疗方法 CRT-D是主流产品

2023-06-15 17:51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衰重要治疗方法 CRT-D是主流产品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一种重要的心力衰竭介入治疗方法。传统起搏一般是右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来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会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在老年人口及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背景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已经达到3.3亿例。心力衰竭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有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由于成因复杂,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较多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问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恢复左右心室运动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维持心脏泵血质量,最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症范围包括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有限心力衰竭、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肌病、窦性心律等。随着国民健康观念进步、医疗支出意愿增强,近年来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需求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CRT植入量达到5000例左右。CRT植入量增多拉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器械需求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约为7.1亿元。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器械主要有心脏再同步起搏器,也称为三腔起搏器,简称CRT-P,以及心脏再同步除颤器,也称为三腔除颤器,简称CRT-D两种产品。CRT-P同步收缩左心室和右心室,CRT-D不仅具有CRT-P功能,还具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功能,即同时拥有左右心室同步收缩与除颤功能。
 
  对比来看,CRT-D治疗效果更好,但价格相对较高,早期应用比例较CRT-P低。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CRT-D在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应用比例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主流选择,而CRT-P应用比例则持续下降。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市场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器械生产商主要有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圣犹达、百多力、LivaNova、Livetec等,其中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圣犹达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器械市场中,国外企业同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尚不具备生产能力,仅能够生产单腔与双腔起搏器。
 
关键字: 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