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技术成为运动控制器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2025-10-08 14:43      责任编辑:许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运动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用于精准控制运动执行机构(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核心控制单元。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对位置、速度、力矩等关键运动参数的实时调控,实现机械部件按预设轨迹或规则稳定运行。

       从工作逻辑来看,运动控制器通常先接收上位机(如PLC、电脑)下发的运动指令(如点位移动、连续轨迹运行),再通过内置的核心算法(如PID调节、线性/圆弧插值、电子凸轮等)对指令进行解析与优化,随后输出精准的控制信号(如脉冲/方向信号、模拟量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同时,运动控制器还会实时采集执行机构的反馈信号(如编码器位置信号、力矩传感器信号),通过闭环控制不断修正运动误差,确保运动精度与稳定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运动控制器市场专项调研及企业“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随着智能制造转型的深入推进,运动控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在中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为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了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能效标准则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向绿色化、高效化转型。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突破的核心驱动力。国内企业与科研团队正集中力量攻克高端技术壁垒,如2025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HugWBC技术,实现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重大突破,不仅打破了传统机器人控制器在功能上的束缚,更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救援等诸多复杂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种“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模式,正加速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不少企业通过优化控制算法、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让运动控制器具备了更精准的自适应调节能力,部分产品在性能上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此外,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工业机器人领域对多轴同步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新能源产业中动力电池生产线、光伏硅片加工等场景,对控制器的精度与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需求推动企业开发专用控制方案。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5G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运动控制器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演进,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等功能的加入,让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部分企业需积极探索“硬件+订阅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