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异植物醇(异植醇)可用于合成维生素E 市场空间不断扩展

2025-10-10 17:56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异植物醇,全称为3,7,11,15-四甲基-1-十六碳烯-3-醇,简称异植醇,化学式为C20H40O,是一种双萜类化合物。异植物醇分子结构由四个异戊二烯单元首尾连接而成,可参与醚化反应以及酯化反应,为合成维生素E的主要原材料。

        异植物醇制备方法包括罗氏法、异戊二烯–格氏试剂法、异丁烯–甲醛法、生物基法尼烯合成法以及松节油法等。生物基法尼烯合成法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异植物醇制备方法,该法采用以生物发酵法制成的法尼烯为原材料,经过缩合反应、脱羧反应、氢化反应以及格氏反应制得成品,具备操作流程简单、绿色环保、能耗低等优势。

        异植物醇为合成维生素E(VE)主要原材料。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外观呈金黄色或者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具备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抗炎、保护血管、保护皮肤等功效,在化妆品、医药制造、饲料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健康观念提升,维生素E市场前景持续向好。2024年全球维生素E产能超过10万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异植物醇(异植醇)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受益于应用需求日益旺盛,异植物醇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24年全球异植物醇市场规模达到近4.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异植物醇市场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展。到2030年,全球异植物醇市场规模将突破10亿美元。

        全球异植物醇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DSM)、德国默克集团(Merck)、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瑞士罗氏制药公司(Roche)、美国Amyris公司等。瑞士罗氏为全球较早掌握异植物醇核心制备技术的企业,其推出的罗氏法已获得广泛应用。

        在本土方面,我国异植物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能特科技、浙江医药、新和成三家。能特科技旗下子公司能特公司采用生物基法尼烯合成异植物醇,成功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据能特科技企业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药中间体实现营收4.4亿元。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维生素E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异植物醇作为其原材料,市场空间不断扩展。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异植物醇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部分本土企业已具备高性能产品生产实力。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异植物醇行业发展前景将持续向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