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硫原油加工业作为石油化工的先导产业,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基础,我国高含硫原油加工业竞争较为激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集中在多品类、中高端领域进行竞争,而中小规模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进行竞争。
高含硫原油加工业的国际知名企业如壳牌等已在国内投资建厂从事高含硫原油加工业的生产和销售,抢占国内市场,对内资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国内原油加工领先企业在高含硫原油加工领域已经能够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竞争。另外,我国高含硫原油加工业还存在大量的地区性民营中小型企业,地方性民营高含硫原油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个体规模普遍偏小,产能较为分散,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高含硫原油加工市场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其他国有炼油厂、地方炼油厂组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家企业在山东、辽宁、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建立了较多的高含硫原油加工企业,并且高含硫原油加工业产品细分种类较多,这些省市技术环境较好,科研水平高,原油加工业竞争力较强。
在未来竞争加剧、开工率整体偏低的情况下,一大批竞争力较弱的高含硫原油加工炼厂将面临淘汰的风险。地方炼厂大多没有稳定的原油来源,其原料主要为国际期货市场进口的燃料油,加工成本高、污染大,不具备竞争优势。在个体炼厂规模普遍较小,产能比较分散的背景下,组建炼化能源集团有助于推进地炼行业炼化一体化,充分利用获批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企业的配额,同时规范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市场集中度,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炼厂竞争优势也将有望得到巩固和增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