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中国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加速发展 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2025-08-06 17:34      责任编辑:慕羲和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加速发展 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电子级正硅酸乙酯(TEOS)是一种高纯度有机硅化合物,在半导体制造中作为抗反射涂层的关键原料,与光刻工艺形成深度协同。其化学分子式为Si(OC₂H₅)₄,具有优异的成膜性和介电性能,通过气相沉积或旋涂工艺可在晶圆表面形成均匀的二氧化硅薄膜,该薄膜能有效吸收光刻过程中的散射光,降低反射率至1%以下,显著提升光刻图案的分辨率和边缘清晰度。
 
        全球电子级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市场呈现“技术垄断、梯次竞争”格局。英特格(Entegris)凭借专利级提纯技术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其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纯度达99.9999%,在3nm制程中的市场份额超60%,其独创的连续精馏工艺可将金属杂质降至0.1ppb以下。韩国SoulBrain CoLtd则专注于14-28nm中端市场,通过与三星、SK海力士的深度绑定,形成“定制化供应+技术共建”模式。艾迪科(AirLiquide)以一体化供应链为核心优势,其在亚洲、欧洲的多座生产基地可实现全球配送,产品在汽车芯片等成熟制程中占比较高。
 
        早前,英特格等外企占据国内电子级正硅酸乙酯90%以上份额,但近年来本土企业通过工艺突破实现突围。金宏气体采用“低温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2022年推出纯度99.999%的产品,成功进入中芯国际14nm产线供应链。恒坤新材则聚焦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其自主研发的水解稳定性控制技术使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采购占比逐年提升。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及芯片市场需求增长的刺激下,国内晶圆厂加速扩产,直接拉动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需求。国内芯片领域先进制程占比提升,14nm及以下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10%升至2024年的超过20%,高纯度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用量激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崛起,碳化硅衬底氧化层制备对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的特殊需求,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据新思界发布的《2024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电子级TEOS)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市场规模突破15亿元,且保持较高增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新思界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中国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国产替代进程将不断推进,本土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如金宏气体等行业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突破,进入更先进制程的供应链体系。另外,电子级正硅酸乙酯行业“TEOS-光刻胶-显影液”一体化配套将成为趋势,国内企业需通过联合研发,构建自主可控的材料体系,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环节。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