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在头部企业发力+相关标准逐渐完善下 CVD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

2025-09-22 16:16      责任编辑:王一盏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化工技术,即在高温、等离子体等条件下,使含有薄膜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气相化合物或单质,在基底表面上进行分解、化学反应,最终生成薄膜。CVD硅基负极材料,是一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材料具有电化学性良好、储锂容量较大、结构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制备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物质,其制备工艺主要为溶胶凝胶法、机械球磨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而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具有结构可控性高、能够提升电极倍率性能等优点,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进程加快,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进而为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24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51.1亿元,预计2025-2031年期间其市场将继续以42.0%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此利好下,全球CVD硅基负极材料市场也将具有显著的增长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CVD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发展及“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约为211万吨,其中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近7万吨,相较于去年有所提升。但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仍以硅氧为主,随着CVD工艺逐渐成熟、相关企业积极进行产能布局,未来CVD硅基负极材料有望成为我国硅基负极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我国CVD硅基负极材料市场领先生产企业包括贝特瑞、碳一新能源、璞泰来、常州硅源、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等。2024年4月,碳一新能源的“碳一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为年产能3万吨新型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来生产。

        另外,我国CVD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还受相关标准逐渐完善利好。2025年8月,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发布T/TMAC 221-2025《消费电池用CVD硅基负极材料》团体标准,该标准对消费电池用CVD硅基负极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运输与贮存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定。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CVD硅基负极材料性能优异,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应用价值大。由于CVD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具有技术壁垒,目前该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在技术成熟度提升、头部企业积极进行产能布局、相关标准逐渐完善下,未来我国CVD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