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二:垂直切入,地产O2O
此类模式,更多的参与主体来自曾经的地产运营领域的企业,以及那些纯正互联网基因的企业,通过技术平台的开发,来解决传统地产行业的互联网化问题,包括利用互联网数字化优势,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对称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连接。典型的代表为一些以CBD写字楼出租为核心业务的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写字楼与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信息连接,从而让地产行业也真正O2O了一把。
这类服务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驱动、轻模式,但是由于其未曾涉及到地产行业的核心产品供应以及运营的核心层,往往面临着主导权的缺失,无法真正拥有撬动整个行业领域转型升级,未来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变数。一方面受到拥有强大线上数据的巨头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另一方面又受到拥有传统商业地产资源地产商自我转型互联网+的深度影响。
模式三:地产入口,社群运营
相比较基于传统地产背景的运营主体的以租代售综合运营,另外一部分的拥有传统地产运营经验的从业者,开始尝试突破地产行业本身的局限,拓展出以地产切入,最终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3O(Offline 2Online 2Offline)模式,典型代表是酷窝。
酷窝通过在城市的核心地段,提供联合办公空间的方式,在一线城市迅速聚集一群社会精英人群,并通过他们的社交互动,实现更大的精英社群的吸聚。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发线上APP产品,将线下社群拉到线上,实现更为广泛的时空层面的更多的社交互动和服务提供,进而形成更为广泛和用户粘性较强的线上社区,并将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定向的挖掘出来,形成新的创新项目点,最终通过线下的实体办公场景在内的场景进行O2O落地,进而实现价值。
在此过程中,租金收入、服务收入、增值收入等都是支撑这样商业模式的基础收入,而更多的收入来自于社群运营的增值收入,其想象的空间巨大。然而,虽然模式清楚,但是线下地产切入口选择意味着其模式的厚重,成本负担十分巨大,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每个线下实体的独自盈利,意味着社群运营最后价值变现之前,此种模式很难支撑下去。
行业分析师表示,“互联网+地产”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被选择,无数种模式可以被尝试,却未必都将实现其最终的价值变现,在互联网大潮冲击地产行业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参与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特色的尝试路径,都是我们探寻地产行业全新升级转型的很好参照坐标。最终的成功模式,一定会来源于诸多的创新尝试的综合体。
更多
产业分析请关注新思界综研-规划!新思界为您提供
《“十三五”期间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