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互动 > 专栏 >

新思界网:从“最悲伤的作文”中看到了什么

2015-08-05 18:04      责任编辑:莫南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在偏远的大凉山有一个叫苦依五木的四年级女孩写了一篇《泪》的作文,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是个孩子就已无父可怙、无母可恃。“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文章不长但是句句戳中每个人的心。那么我们从这篇简短的作文中看到了什么?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反思?

        第一,社会和政府救济是否能做到及时、有效以及全覆盖?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国家对农村或者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是有救济手段的,比如低保等等。然而在诸多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这位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可谓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那么小女孩在失去双亲后是否得到政府及时的救济,亦或者社会救济、政府救济是否已经覆盖到边远贫困的山区?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农村教育如何保证?特别是如何解决偏远农村的教育问题。对于这些贫穷的孩子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她们唯一可以改变现状的方式,然而上学路上的悬崖峭壁、艰难险阻,甚至是九死一生;上课过程中的漏房简屋和薄弱的师资力量,都成为她们学习知识的重重阻碍,改变命运几乎不可能。

        第三,如何在国家富强、经济腾飞、城市发展中照顾这些弱势群体?网上频频出现一句话叫:我们欠农村很多。其实这背后的意义是希望我们在出台政策、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时要考虑农村,特别是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

        第四,现在社会的高度发达,可堪称是无所不能了,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媒体偏偏没有关注到这些弱势群体呢?不可否认,是媒体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坚强的小姑娘,然而这位小姑娘四年前父亲就已经去世,随后母亲相继去世。如果说媒体关注早一点,是不是她现在的处境会好一点?
  
        在社会中往往很多不幸的故事,背后所包含的原因都不是一个,往往悲剧的发生都是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碰撞。同时这个小女孩也代表了那些生活在困境下善良孩子坚强的缩影、代表了我国的弱势群体。要想让这个弱势群体不再弱势,只有我国大的环境重视起来才能使这些不辛的孩子们真正的脱离不幸的环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