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投资 > 国外 > 产业 >

互联网巨头向广告屏蔽软件妥协

2015-02-11 14:35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悄悄向世界最热门在线广告屏蔽软件Adblock Plus背后的德国企业支付一笔费用,得到后者不再屏蔽它们网站上的广告的允诺。此举表明在线广告市场的一些最大参与者已经将广告屏蔽软件的崛起视为对其营收的切实威胁。


 
        在线广告收入是互联网厂商的重要应收来源之一,2014年全球5450亿美元的广告支出中有25%流向数字广告,而广告屏蔽软件也跟随这一庞大的数字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用户想方设法消除广告造成的干扰,Adblock Plus近年来已成为谷歌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上最热门的免费扩展软件。开发这款软件的德国公司Eyeo表示,这款软件在全球已被下载超过3亿次,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
        Eyeo靠设置“白名单”,选择性不屏蔽某些广告或某些网站上的广告来盈利。该公司表示,只有满足一定标准的网站才能加入这个“可接受广告”项目,比如“明确向我们表明广告的身份”以及“不干扰   或扭曲我们正试图阅读的页面内容”。尽管白名单机制对小网站和博客是免费的,但“为了项目的可持续”,Eyeo对大企业收取费用。
        据称,广告拦截工具的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不拦截“可接受广告”,但工具本身鼓励用户过滤特定广告。另据报道,这款广告拦截工具的高管曾透露,在申请加入“放行清单”的网络广告商中,大约有9.5%的申请获得批准,另外大约有90%的申请者,无需为绕过拦截而付费,付费公司占到了一成。
        然而对于“可接受广告”Eyeo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似乎是愿意付费的网站便可纳入可接受范围。例如去年11月,Eyeo在一个网络论坛上提议将一个有时输出不雅内容的广告网络Taboola加入白名单,此举虽然遭到广大用户的反对,但Eyeo还是把Taboola加入了白名单。
        对于AdblockPlus这一举动,有美国科技媒体表示强烈的质疑。美国科技新闻网站Betanews发文表示,如果谷歌、微软等大公司可以花钱绕过拦截,那么所谓的“广告拦截”还有又有什么意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