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目前国内外商业化产品较少

2025-08-05 17:26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目前国内外商业化产品较少

  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是在微创基础上实现房水外流来降低眼压,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眼部组织的损伤。MIGS主要通过增加房水引流装置、减少房水产生来保证患者眼压长期稳定,根据实现原理及装置植入位置不同,房水引流分为小梁网旁路引流、脉络膜上腔引流、结膜下引流及眼表引流。

  脉络膜上腔是位于巩膜内面与脉络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正常生理状态下,脉络膜上腔隙内含有少量的液体,起到缓冲、营养等作用。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是基于前房和脉络膜上腔的负压,来驱动房水自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排出,放置引流装置可增加房水流出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业界已研发出多种装置来实现房水引流,其中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包括美国Alcon公司的CyPass支架(2018年退出全球市场)、iSTAR Medical公司的MINIject、Glaukos公司的istent Supra(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等。根据装置入路不同,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分为经外路、经内路两大类。

  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为MIGS器械,可用于中、重度青光眼治疗。相比于传统青光眼手术,MIGS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眼部组织损伤小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全球MIGS手术量逐年增长,2024年MIGS在全球青光眼手术中的占比达40%以上。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作为MIGS器械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病变,也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常见形式。目前我国青光眼患者约2200万人,预计2030年将超过3200万,青光眼临床治疗需求迫切。

  目前国内青光眼治疗仍以用药、小梁切除术为主,MIGS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MIGS发展迅速,在一线城市正加速普及。为支持MIGS推广应用,国内天宸生物、海思盖德、明澈生物、天津优视、朗目医疗、华视诺维等企业都在积极开发MIGS器械。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技术壁垒高,目前产品研发以欧美企业为主,相比之下,我国尚无商业化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市场存在极大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消费升级,MIGS凭借其优势,在我国一线城市加速普及,预计2030年MIGS占青光眼手术的占比将达20%以上,这将进一步带动脉络膜上腔房水引流装置市场需求释放。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