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脑机接口是通过将体外图像采集装置将捕捉到的图像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电信号绕过受损的眼球或视神经,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眼球内的高密度刺激芯片,经精密的电极阵列传递至大脑视觉中枢,从而在大脑中实现图像的重建。
全球范围内,患有视觉障碍疾病的人群在12亿人左右,其中亚太地区负担尤为严重,我国视力障碍人群超1700万,是全球视障人数最多的国家。视觉障碍会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等带来沉重负担,视觉脑机接口能够帮助视觉障碍患者恢复视力,已成为全球各国竞逐的科技高地。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视觉脑机接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视觉脑机接口技术路线可分为眼底视网膜假体植入、皮质视觉假体植入、柔性皮层贴片(非植入式),各技术路线在适用人群、临床效果、局限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视网膜假体植入技术路径相对成熟,临床应用近十年,安全性临床数据积累较丰富。
全球视觉脑机接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地区,各地区发展技术路径有所差异。欧美地区视觉脑机接口布局企业及单位包括美国Neuralink、Science Corporation公司、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德国普朗克研究所、莫纳什视觉集团(MVG)等。
美国Neuralink是全球视觉脑机接口行业标杆,2024年9月,其BlindSight系统(盲视)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设备”认定,2026年将启动Blindsight人体试验。Science Corporation公司的视觉重建设备Prima视网膜植入体由Neuralink联合创始人Max Hodak领导开发,目前已正式向欧盟提交该设备的CE认证申请。
我国视觉脑机接口研发也不断推进,相关企业及单位包括杭州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暖芯迦)、明视脑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复旦大学等。暖芯迦的高分辨率视觉脑机接口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2025年3月完成了国内首例食蟹猴功能性动物实验验证。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视觉脑机接口产业链涵盖芯片制造、传感器开发、软件开发、设备制造、医疗服务等多个环节,其发展不仅将推动电子、医疗等行业的发展,也将为视障患者提供新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视觉脑机接口市场均处于发展中,但作为前沿技术,视觉脑机接口在信号精准采集与解析、植入物长期生物相容性等方面仍存诸多挑战。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