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生物活体药(重组LBP)是通过合成生物学或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在多种微生物底盘细胞中设计不同的基因线路,使构建的工程菌株具备所需的特殊功能。
重组LBP以微生物为底盘载体,常见底盘载体有乳酸乳球菌、大肠杆菌等。以微生物活菌作为疾病治疗手段是目前临床研究热门方向,重组LBP具有靶向明确、功能多样、智能响应等特点,是在研生物活体药(LBP)主要类型之一。重组LBP主要依赖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微生态环境研究深入,重组LBP研发进程加快。
重组LBP适应症广泛,涉及到代谢性疾病、肠道疾病、癌症等。目前来看,代谢性疾病是在研重组LBP主要适应症,包括苯丙酮尿症(PKU)、同型半胱氨酸尿症(HCU)、1型糖尿病、肠源性高草酸尿症、高氨血症等。近年来,全球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重组LBP市场需求明确。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重组生物活体药(重组LBP)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重组LBP研发难度大、资金投入高,目前全球重组LBP研发尚处于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在全球市场上,专注于重组LBP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包括丹麦SNIPR Biome、美国Synlogic、Novome Biotechnologies、Aurealis Pharma、Precigen Actobio、和度生物、优信合生、深圳未知君等。
重组LBP既具有LBP的属性,也具有基因治疗的属性,是生物活体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组LBP市场监管严格,国内外监管机构均发布了相应指南。2022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了《体内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可为重组LBP产品的药学研发、生产、注册提供参考。
重组LBP是在研LBP主要类型之一。LBP是一种新型药物制剂,近年来,我国LBP市场关注度较高,自2022年以来,国内已有慕恩生物、厌氧生物、知易生物、零一生命等多家LBP企业获得融资,LBP行业发展态势蓬勃。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重组LBP具有智能响应、靶向明确等特点,是生物活体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组LBP适应症广泛,代谢性疾病是其主要适应症,市场需求明确。重组LBP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重组LBP具有基因治疗属性,市场监管严格、研发风险高,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