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可以帮助行动不便以及伤残者外出活动、居家康复,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多模态康复轮椅,是一种新型轮椅产品,其结合了多种现代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动作要求,是轮椅技术的重要升级方向之一。
传统轮椅主要满足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简单动作,是一种代步工具,手动轮椅需要人力驱动,电动轮椅可以自动行走;随着技术进步,康复轮椅被开发问世,其具备了下肢伸展功能,但训练模式单一,不利于患者康复;近年来,可平躺、可站立轮椅进入市场,其利用安全带、护膝装置帮助使用者实现平躺、站立,但不能自动操作,使用较为不便。因此,多模态康复轮椅概念被提出。
多模态康复轮椅可以融合语音识别、面部表情识别、动作识别、脑电信号识别等信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机械臂等自动化技术,能够准确识别使用者发出的指令,完成对应操作;同时,多模态康复轮椅可以满足坐、行、躺、立等要求,利用操纵杆可以灵活调节轮椅的高度与形态,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康复需求,例如帮助使用者伸展肌肉、改善坐姿等。
当前已经问世的智能轮椅智能化程度依然不足,其相关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方面,但越障功能依然较弱,台阶、斜坡等特殊路况依然无法行走或者行走不顺,并且,产品的识别能力以及可以执行的指令有限,四肢瘫痪患者依然无法使用。多模态康复轮椅研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瘫痪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比例逐步攀升;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交通事故多发,伤患人数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市场对轮椅的需求不断增长,多模态康复轮椅可以提升使用者自主生活能力,帮助运动康复,因此受到关注。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领域中提出要攻关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助行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等智能化装备。在市场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多模态康复轮椅行业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