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我国体外膜肺氧合(ECMO)市场需求攀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22-01-04 17:35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体外膜肺氧合(ECMO)市场需求攀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生命支持技术被称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ECMO俗称人工心肺,是一种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的医疗产品。ECMO是一种急救医疗设备,主要由动力泵、氧合器、血管内插管、供氧管、监测系统等组成,在临床上,ECMO可用于心跳骤停、器官移植、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等患者的治疗。

  ECMO主要包括静-动脉(VA-ECMO)和静-静脉(VV-ECMO)两种模式,其中静-动脉模式可提供呼吸功能支持和血流动力学支持,适用于肺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静-静脉模式能够提供呼吸功能支持,但需依赖患者自身循环功能,适用于只存在肺衰竭而无心功能衰竭的患者。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相比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ECMO具有创伤小、抗凝药剂量少、副作用低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上,ECMO于本世纪初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受研发、制造、技术、原材料等因素限制,现阶段,全球ECMO器械市场仍由欧美企业所垄断,如瑞典Getinge Group、美国美敦力以及英国LivaNova plc等。

  早期ECMO主要应用在新生儿呼吸衰竭领域,后随着工艺与设备不断进步,ECMO临床应用范围扩展。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相关政策推动,利用ECMO治疗由疫情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案例越来越多,2020年,我国ECMO应用量在7000例左右,主要集中在河南和广东地区。ECMO属于高端医疗器材,核心技术壁垒极高,且进口ECMO价格高昂,我国ECMO进口依赖度高,ECMO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ECMO上游核心零部件涉及到膜肺、血泵、耗材等,其中膜肺材料已发展到第三代,由于上游原材料紧缺,全球ECMO产能有限。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增强,我国ECMO国产化进程加快,现阶段,我国从事研究和生产ECMO及相关核心部件的企业有航天长峰、微创医疗、东莞科威、天津汇康、山东省磁悬浮轴承工程等。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ECMO市场集中度较高,欧美企业占据全球及我国ECMO市场主要份额。我国ECMO依赖进口,且成本高昂,极大地限制了我国ECMO市场发展,近年来,受疫情及相关政策推动,ECMO国产化进程加快,随着核心技术及零部件得到突破,我国ECMO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关键字: 膜材 体外膜肺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