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个环节积极推进电改,2016年已经成为电改配套文件实施和落地之年。冲刺电改入围试点也已成为多个省份的目标,包括安徽、湖南、河北、福建等省拟定了本省电力综合改革方案或售电侧专项试点方案,正在征求相关方意见。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广西正式成为继南、贵州、山西之后第四个地方电改试点。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未来广西将从电价改革、电力交易市场机构组建、电力市场建设、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改革、南方区域市场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与此前获批的山西、云南、贵州不同,《方案》指出,广西一次能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广西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是电价传导机制不顺。广西水电装机容量占比高,电网企业综合购电成本会随水电出力情况发生变化。由于售电价格相对固定,购电成本不能有效向售电侧传导,售电价格不能客观体现实际购电成本的变化。
二是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电力直接交易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工业企业特别是部分资源型优势特色产业因电价相对较高而“用不起电” 与火力发电企业因没有发电容量而“发不出电”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电力统购统销体制下,电网企业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受到多方诟病,输配电价改革亟需推进。
四是多网并存的供电管理体制下,地方电网主要通过趸售获得电量、赚取差价,不仅一定程度上推高全区电价水平,而且造成电力市场无序竞争、电网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五是前期电力改革不彻底,地方电网主辅不分、厂网不分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价传导不顺、电力市场混乱等。
因此,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在批复文件中特别提出,广西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要坚持市场定价、平等竞争、节能减排原则,不得采取行政命令等违背改革方向的办法,人为降低电价;不得以行政指定方式确定售电主体和投资主体;不得借机变相对其提供优惠电价和电费补贴。
实施方案直接交易电量明确目标,2016 年直接交易电量不低于当年全区用电量的20%,2017 年以后根据市场发育程度,逐步放开全部工商业用电计划。
针对多网并存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将充分体现广西多张电网并存的实际,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以自治区境内各家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分别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分类推进交叉补贴改革,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输配电价体系。
与前期进行电改试点的地方政策相类似的是,广西也要求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不再以购销差价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建立对电网企业电网投资、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电网企业责任和义务。
在电改地区扩容的同时,一些围绕电力市场建设的改革配套细则正加紧推出。据悉,《非现货试点地区电力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现货试点地区电力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等文件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环节,《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等一系列配套细则已经完成征求意见。其中,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被认为是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召开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股东会暨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明确,2016年将尽最大能力组织月度增量交易,努力增送西部富余水电;交易组织上,拟在目前电网公司统购基础上,引入发电企业和大用户通过省间交易平台直接交易。
与此同时,新疆、青海、宁夏、天津、吉林、江苏、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山东、河北、贵州、上海、福建、陕西、四川、安徽、河南等成立了17家省级电力市场交易中心。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随着电改的推进,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降电价将是大势所趋。目前,各地的电改路径和发展速度参差不齐,但总的思路是从输配电价到交易机构设立再到培育新交易主体。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2019年电网建设运营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