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卫星互联网具有覆盖范围广、建设成本低、时延媲美5G、高带宽等优势。卫星互联网是全球重资产配置的产业,可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安全,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
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国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畴。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例如2020年11月底,成都发布了《成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征求意见稿》等。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为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卫星通信相关企业数量接近860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河北、江西等地区。得益于我国卫星通信产业以及航空航天产业的创新发展,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卫星互联网行业内涌现出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振芯科技、九天微星等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
从产业链来看,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件、金属材料等供应商;中游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四个环节;下游主要包括企业、政府、个人等终端用户。从产业链细分环节来看,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是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约占卫星互联网产业总规模的90.4%。
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全球卫星互联网主要参与企业包括O3b、SpaceX、Telesat、OneWeb等。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逐渐增加,截止至2020年4月,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达到2668颗,其中通信卫星占比最大。目前全球通信卫星仍以高轨为主,但由于高轨卫星轨道资源趋于饱和,且高轨卫星数据传输延时高,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卫星组网,因此未来卫星互联网将呈现出低轨化的发展趋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卫星互联网是全球重资产配置的产业,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卫星互联网优势突出,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以及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整体来看,未来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