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聚焦 >

传统产业上云 超融合基础构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0-09-17 18:22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传统产业上云 超融合基础构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具备计算、存储、网络以及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以及技术,且还具备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等元素的资源池。超融合产品主要可分为超融合软件系统和超融合一体机两部分,其中超融合一体机为市场主流产品,当前市场销售份额占比为65%左右。
 
  超融合基础架构主要应用到政府、教育、医疗、电信、制造等领域,满足下游市场自动化、便捷化管理信息的市场需求。超融合基础架构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吸引联想、华为、H3C、HPE等众多企业进入行业内,加速行业发展。超融合具备简单实用、产品成熟、易被用户接受的优点,在信息科技产品国产化的发展趋势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超融合产品市场规模达到9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我国超融合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2019年至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1%。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球铝塑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融合基础架构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吸引较多企业涌入,当前我国拥有超70多家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生产企业,当前较为知名的企业有VMware vSAN、EMC ScalelO、Nutanix、Maxta 等以及中国的华为、FusionStorage、志凌海纳SmartX、青云HCI、深信服HCI等。
 
  由以上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类型来看,我国缺乏专一做超融合产品的企业,当前超融合产品生产商多为传统IT、云计算、软件定义存储的厂商,缺少超融合专业技术。相对而言,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融合产品商业化程度较高,产品稳定性较高,其技术自有且创新。
 
  虽然超融合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但各领域对于超融合的理解不统一,超融合行业缺乏相关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缺乏官方标准化协会的推广与技术标准设定,限制行业产品的应用。未来超融合行业需要建立通用标准,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政府的带领下,我国传统企业积极上云,而超融合作为企业上云的关键路径,因此得到快速发展。从超融合产品生产方面来看,我国超融合生产企业均为IT、云计算等综合性生产企业,尚未出现超融合产品专一生产商,导致国内缺乏超融合专业技术。同时,我国超融合行业标准缺失,缺少统一标准,市场较为混乱,影响行业发展。
 

关键字: 超融合 HCI 企业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