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迅速扩张,以及云服务行业的崛起,2018年我国IDC产业规模约为1200亿元。中国IDC市场正在向成熟化发展,随着5G、物联网等终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IDC的应用需求提升,IDC市场将再次扩大,预计2020年我国IDC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IDC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显示,IDC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受利益引导,我国IDC企业不断增多,其中小型IDC企业占较大比重。但是由于IDC技术趋于成熟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将会转移到客户资源、经营成本等问题上,在这些方面小规模企业竞争力较小,将会逐渐被淘汰出市场。且由于IDC行业具有进入门槛高、投资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性,使得早期进入市场的经营者具有较大的运营优势,短期之内其地位难以撼动,所以目前我国IDC产业处于由电信基础运营商垄断局面。
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获取更多的利益,IDC市场目前形成了并购重组的模式,小规模企业通过兼并、上市等方式逐渐扩大企业规模,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竞争能力。近几年较多的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IDC行业,在拓展新领域以外,还能够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随着IDC行业并购、重组时间频发,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行业将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IDC是一种高耗能产业,需要较大的电力、水力及空间资源。目前IDC产业的电力消耗总量已经占据全球使用量的百分之三,为了资源的节约以及避免产能过剩,我国部分一线城市相继出台相关规范。在北京,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扩建IDC;上海方面,到2020年全市新增IDC机架严格控制在6万架以内,新建IDC的PUE严格控制在1.3以下。一线城市IDC受政策影响,其资源较为稀缺,市场需求被抑制。一线城市受限,将带动一线城市周边城市的IDC建设,同时重点区域位置内的其他城市也将是IDC建设的重点,IDC行业向下城市发展已形成趋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国内IDC市场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企业的IDC应用场景更加稳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占比日趋提升,未来IDC市场增速趋缓,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上升趋势,IDC发展呈现出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