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较2015年的624亿同比增长12.30%,延续了2015年的增长势头。2017年4月,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是连续8年上升。而所谓“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是指有数字阅读行为的人在整体国民中的比例,包括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行为,这一概念反映的是有数字阅读行为的人与从来没有任何数字阅读行为的人的比例关系。
对于上述数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专员认为,这意味着所占比例的人数超过半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体书的出版与销售,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再考虑到手机等数字阅读载体迅速普及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按照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比电子书3.21本的阅读量要高。对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表示,“电子书与纸质书各有优势,但纸质书永远不会消亡。电子书阅读器阅读情况增长出现在2011年与2012年,之后也在下降。未来,电子书、纸质书阅读都还有增长余地”。
新思界
行业研究出具的《
2018-2023年中国纸质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较2015年的624亿同比增长12.30%,延续了2015年的增长势头。从更大范围内看,在经典著作阅读方面,纸书反而在增长。纸书还是深度阅读的主要方式。电子书与传统纸书是互补作用,移动终端用户增长较快,整体带来的行业增长,传统纸书发行的内容将会以精品、经典书为主,从发行量上来看,实体书出版仍然有着极强的优势。
数字阅读风潮之下,对实体书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有多大?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告诉中新网记者,现在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前些年数字出版热,大家担心程度很高,甚至传言纸书过多少年就要消亡,但随着时间发展,有这种说法的人越来越少”。
传统图书出版要想做的更好,还是要把精力集中在内容上,一定要出优质内容。现在社会上都在提倡全民阅读,学校也给学生推荐经典图书,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优质版本的重要性,当然新的技术还要去尝试、接触,装帧设计需要更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