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2016之后,O2O、手游等浪潮已经过去,曾经大热的VR产业也遭遇资本寒冬,资本也转而扎堆直播产业。截至目前,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已经接近200家,许多直播平台融资额度走高的同时,另一个消息是一些直播平台已经倒闭。
C端已经进入收割期
国外移动直播先烈meerkat下架,国内1/10直播平台死亡,资本开始变心,巨头收割下直播创业平台如履薄冰。这些坏消息让C端直播平台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C端直播资本遇冷之外,直播行业也迎来了政策寒冬。不久前,广电总局下发“持证上岗”通知,与之对应,目前C端直播行业平台大部分处于无证状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相关规定,这个证有一定门槛不好拿,那么通过收购、被收购等方式来获得牌照可能是不少直播平台获证的方式。但这个门槛已经足以淘汰掉许多小玩家。
其次是C端直播平台运营成本上的成本急速上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亿,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直播玩家来说,平台用户越多越活跃,所需支付的带宽成本越高,有人算了一笔账,在线人数每达到百万人,直播平台每月仅带宽费用就超过了3000万元。
直播未死,下一个蓝海在B端
C端直播的路如果不好走,尸骨累累,B端直播的门则恰恰打开了。花椒、映客、一直播等直播平台驱动C端直播火爆,但也为B端的兴起打好了用户基础,部分泛娱乐直播平台可能也会考虑将巨大的流量向B端变现,一方面可以将顶级主播只带人气不带利润的情况有所改观,相比于C端,B端显然更容易进行商业化。因为对于企业来说,直播的火热,必然需要思考如何为企业需求做好营销,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B端直播领域的价值已经逐渐彰显
B 端直播对接各种企业的商务发布会、沙龙、座谈等服务,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0年成立的专注于企业级市场商务直播的微吼直播,发展到目前,微吼直播活动场数破两百万,累计用户5000万,虽然专注于为企业级市场提供直播服务,包括为IBM、微软、天猫等企业提供虚拟会议服务,服务客户数10万,却并没有C端直播的资金压力,现金流一直充裕。
相对于C端直播,B端直播的用户价值与粉丝含金量更高。B端直播对应的用户都是精准化筛选之后的品质内涵用户,更为垂直细分,这一部分B端直播用户衍生出来的价值也就更大,愿意为某种价值内容付费的意愿也更强。某种程度上说,直播创业正在进入下半场,C端直播进入收割期,而直播创业的下一个蓝海已经出现在B端。
行业研究人士指出泛娱乐的需求是C端用户刚需,营销是B端用户的刚需。但C端要转型到B端也并不容易。一方面,将直播、互动和企业的营销需求结合起来,企业对定制化需求非常高,而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理解B端客户的需求和打磨产品,需要时间积累,不能一蹴而就。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6年VR+直播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