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聚焦 >

专车市场潜力大 两大模式现两极分化

2016-03-21 19:24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专车市场潜力大 两大模式现两极分化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滴滴、Uber、易到、神州、AA等专车产品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出行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价格、服务、体验等方面,专车秒杀出租车毫无悬念。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内专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为了争夺优质客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多个专车平台已主动调低补贴力度。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在经过此前疯狂的烧钱抢市场之后,目前国内专车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烧钱揽客模式已过“野蛮发展期”。同时,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C2C模式和B2C模式的神州专车正在“分道而驰”。

专车市场潜力大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专车实际市场规模为77亿元,日均订单量从1月的9万单/天发展至12月的63万单/天。预计,到2020年,专车市场规模将约达5000亿元,2015-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9.3%;从潜在市场角度来看,2020年专车出行需求将达2210万次/天,专车潜在市场需求容量约达1.1万亿元。

        随着专车供应量提升、服务覆盖更多城市、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城市公共交通的完善以及政府对不同出行方式的政策引导,专车将逐渐实现对其它出行方式的转化。其中,由于限号、停车难等原因,私家车替代为专车需求的占比高达43%;出于对乘车环境和服务态度的升级需求,出租车替代需求占29%;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公司租赁、公司自有替代需求占19%;非专车类网络约租车及黑车和个人租赁车的替代需求分别为5%和4%。

烧钱模式已过时

        面对国内巨大市场空间,日前,滴滴、易到、优步先后推出了优惠活动,其中易到用车是面向专车用户推优惠,其他几家则是针对快车、拼车业务。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各专车平台出于现金流压力主动下降了乘客端或是司机端的补贴力度,同时,交通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网约车发展过程中,有关企业实施的补贴是一种抢占市场份额的短期行为,从长期看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企业不可能长时间无底洞地补贴下去。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包括团购,以及互联网出行等众多互联网细分市场,发展初期多是通过补贴来抢占市场,而在国内专车市场,目前市场大局基本已定,烧钱抢客已经过了“野蛮发展期”。

C2C模式现困境 B2C模式优势突显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专车平台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专车模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主要依赖私家车的C2C模式,包括滴滴、优步、易到,另一种则是以全自营车队投入服务的B2C模式,包括神州专车、首汽约车。C2C模式专车市场份额要高于B2C模式。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C2C专车模式打斗采取烧钱补贴模式,补贴战打得最激烈是滴滴、优步。这两家专车平台共同的特征就是大量社会私家车的加盟,形成了明显的同质竞争。同时,不断爆出的专车安全事件,以及新政或将对私家车用做专车进行严管,过度依赖私家车的C2C专车模式面临诸多困境。

        究其原因,C2C模式天然是非标准化的、不可预期的。滴滴、Uber由于车辆和司机不可控,只能打“个性化”牌,纵然吸引了大量眼球,终究是喧嚣过后一地鸡毛。

        在这种情况下,以神州专车为代表的B2C专车模式显示出优势。数据显示,神州专车在各家专车平台中拥有较高的客户留存率,已经从市场上梳理出了庞大而稳定的忠实顾客群,所以得以率先从补贴战中脱身而出。

        据了解,神州专车采用的是租赁车辆搭配专业司机的B2C经营模式。与C2C模式的滴滴、Uber相比,神州专车的扩张速度有所不及,但胜在车辆和司机管控能力更强,能够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提升服务品质上,吸引并留住高价值用户。反映到数据上,就是客户留存率更高。

        B2C模式的另一个优势是成本可控。对神州专车而言,只要财务模型设计得当,随着运营效率的提高、规模效应的凸显,成本和收入的剪刀差迟早会走到临界点,盈利只是早晚的事。C2C模式则需要持续补贴以激发私家车的参与动力,投入是一个无底洞。

        更多互联网平台相关资讯请关注新思界互联网!
关键字: 互联网平台 专车 滴滴 神州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