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磺胺草醚,化学名称为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胺,属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选择性除草剂,分子式为C15H10ClF3N2O6S,分子量为438.7629,呈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熔点为220-221℃,相对密度为1.574。
氟磺胺草醚通过茎叶和根吸收,破坏杂草光合作用,进而使杂草枯萎死亡,可用于防治鸭趾草、苍耳、苘麻、大小蓟、宾州蓼、马齿苋、刺黄花稔、鬼针草等多种杂草,适用于大豆、花生、橡胶等作物。氟磺胺草醚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毒性低、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市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氟磺胺草醚合成路线为: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与甲基磺酰胺为主要原料,在纳米催化剂下用氯化亚砜促使氨化制得,该方法存在生产过程复杂、三废处理压力大等挑战。2024年7月,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氟磺胺草醚的制备方法”专利,该发明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操作简便、环保的优点。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氟磺胺草醚产业发展及“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氟磺胺草醚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登记上市。在我国,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1日,登记有效期内的氟磺胺草醚产品数量为182个,主要剂型为乳油、水剂、可溶液剂、微乳剂、原药,其中水剂占主导地位,为102个。
我国氟磺胺草醚市场生产企业包括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禾裕泰化学有限公司、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沾化国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5月,有6家氟磺胺草醚企业开工,产能利用率达75.7%,同时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为76.7%。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氟磺胺草醚杀草谱广、毒性小,在农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研究逐渐深入,我国氟磺胺草醚生产工艺持续优化,有利于该行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农业规模庞大,因此氟磺胺草醚市场需求释放空间较大。在相关企业加快产能布局驱动下,我国氟磺胺草醚行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维持增长,有效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