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电致变色纤维在众多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 我国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2025-08-29 17:39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致变色纤维,指能够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光学特性的智能纤维材料。电致变色纤维通常由阴极变色层、离子传导层、过渡层、保护层以及外电极层组成,具备柔韧性好、光学性能动态可调、可编织性佳等特点,未来有望在机器人制造、医疗卫生、国防军工、服装制造等领域获得应用。

        按照组成成分不同,电致变色纤维可分为复合电致变色纤维、单一电致变色纤维以及纳米电致变色纤维。复合电致变色纤维包括有机/有机电致变色纤维、有机/无机电致变色纤维以及无机/无机电致变色纤维;单一电致变色纤维包括有机电致变色纤维以及无机电致变色纤维;纳米电致变色纤维具备纤度细、着色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电致变色纤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电致变色纤维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在机器人制造、医疗卫生、国防军工、服装制造等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电致变色纤维可用于制造人性机器人;在医疗卫生领域,其可用于制造医疗设备以及义肢;在国防军工领域,其可用于制造防护装备;在服装制造领域,其可用于制造智能服装。

        近年来,我国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于电致变色纤维的研究,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5年6月,清华大学张如范副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同轴电致发光变色纤维,该材料具备RGB三态切换能力,未来有望在可穿戴设备中获得应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我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实验室研发为主、东华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为我国已布局电致变色纤维行业研发赛道的科研机构。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电致变色纤维市场参与者数量有望增长,其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电致变色纤维作为新型智能纤维,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未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渐释放,我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发展速度将有所加快。目前,我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实现商业化应用。未来随着本土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持续发力,我国电致变色纤维行业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