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UK),又称人纤维蛋白溶酶、尿活素、雅激酶等,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尿激酶外观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二氯甲烷和氯仿。尿激酶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在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
尿激酶主要来源于尿液、血浆、肾细胞、脑水以及纤维母细胞中,每吨尿液能提取约1克尿激酶。我国为人口大国,在行业发展初期,尿液供应较为充足,海外尿激酶企业纷纷从我国进口原材料。近年来,受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疫情因素影响,我国尿液收集成本上升,其供应量大幅下滑。原材料短缺将为尿激酶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尿激酶技术不断进步。尿激酶主要提取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发泡法等。沉淀法指将苯甲酸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沉淀剂加入原材料中,经沉淀反应制得成品;吸附法指将原材料加入中性硅藻土中,经吸附、洗脱、分离、纯化等流程制得成品,该法可用于提取高纯度尿激酶。
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在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心肌梗死患者数量不断增长。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肌梗死死亡人数已超过246万。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尿激酶(UK)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应用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尿激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4年达到近5亿元。
尿激酶属于短缺药品,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已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包括《关于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的通知》、《湖北省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2024年版)》等。目前,可替代尿激酶的药品为阿替普酶,其属于进口药品,价格较高,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我国尿激酶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包括光大制药、南大药业、艾迪药业、星昊药业、绿叶制药、迪龙制药、通德药业、玖东科技等。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在众多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但目前,受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因素限制,我国尿激酶较为短缺。未来本土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提升尿激酶技术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