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PO)又称为甲基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环氧丙烷化学分子式为C3H6O,在常温常压下多表现为一种无色透明、带有醚味的易燃液体,可与乙醇、乙醚等溶液进行混溶。环氧丙烷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严重时可损伤人体结膜和眼角膜、引发皮肤灼伤和肿胀等。
目前,我国环氧丙烷制备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大致可分为氯醇法(CHPO)、共氧化法、直接氧化法(HPPO)等。其中,由于氯醇法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污染,已经被限制生产;共氧化法则由于反应条件苛刻、生产工艺复杂等缺陷,未来也存在一些限制;直接氧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较低等优势,但我国尚未实现技术突破,未来或将成为行业内主流工艺。
环氧丙烷多用来生产丙二醇甲醚、聚醚多元醇、丙二醇醚、碳酸二甲酯等产品,在农药、有机合成、化工、日化、纺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聚醚多元醇已经成为环氧丙烷最大的应用领域,应用占比为77.23%;其次为碳酸二甲酯,应用占比为9.03%;丙二醇醚排名第三,应用占比为3.17%。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环氧丙烷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环氧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产业链条较长且终端应用覆盖较广,市场需求较为庞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环氧丙烷企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能有所增长。2022年,我国环氧丙烷产能约为396.4万吨,同比增长3.53%。
从产能分布来看,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呈现为高度集中状态,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区。其中,山东已经成为我国环氧丙烷产能最大的省份,占比达到42.85%。
从进出口角度来看,随着我国产能逐渐增长,环氧丙烷进口量有所下降。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环氧丙烷进口量为1842.01吨,较2021年下滑了18.88%。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规模较大的环氧丙烷企业主要有镇海炼化、天津大沽、山东伞岳、万华化学、山东滨化、吉神化学等。随着我国产能结构逐渐升级,环氧丙烷行业内企业竞争更加激烈,部分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市场逐渐向有技术优势、规模较大的企业靠拢,未来我国环氧丙烷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