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预焙阳极产量逐渐提高 山东省产能占比最大

2023-10-17 20:03      责任编辑:王婷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预焙阳极产量逐渐提高 山东省产能占比最大

  预焙阳极属于碳素制品的细分品类之一,是以石油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中碎、筛分、配料、成型、焙烧等多道工序制造而成的化工原料。预焙阳极主要用作电解铝过程中电解槽的阳极材料,既可以作为导体,又参与电化学反应,其品质直接对原铝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石油焦已经成为生产预焙阳极的主要原材料。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石油焦产量逐渐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焦总产量约为2778.25万吨,同比上升1.07%。我国石油焦产量增长,为预焙阳极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由于每生产一吨电解铝,就需消耗零点五吨的预焙阳极,因此预焙阳极行业发展与电解铝市场息息相关。随着汽车逐渐向轻量化方向转变,铝合金材料凭借其质量轻、强度高、易加工等优势,在汽车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光伏领域中,铝合金还能用于制作光伏支架,增强组件的整体强度。总体来看,铝合金市场需求较大,电解铝作为生产铝合金的主要原材料,市场需求随之增长,带动了预焙阳极市场需求逐渐提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预焙阳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下游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预焙阳极企业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产量有所增长。根据索通发展年报中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焙阳极总产量为2151.14万吨,同比上涨2.52%。
 
  从产能分布来看,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古、河南、新疆、青海等省份。其中山东省已经成为我国预焙阳极产能占比最大的省份,占比达到30.89%;其次为河南省,产能占比为12.51%;新疆省排名第三,产能占比为11.97%。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的政策,严禁新增电解铝等高能耗产能。因此,我国电解铝行业迎来了结构性升级,不断出清落后违规产能,产能向云南等水电丰富的地区转移,预焙阳极作为电解铝附属产业,其产能也随之逐渐向西南等地区转移。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预配阳极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大致可分为自备预焙阳极企业、商用预焙阳极企业等。其中,自备预焙阳极企业主要有中国铝业、万基铝业、中孚实业、天松炭素等;商用预焙阳极企业主要有索通发展、澳海炭素等。目前,索通发展市场占比较大,已经成为预焙阳极行业内龙头企业。
关键字: 预焙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