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DOP产能逐渐下滑 出口量有所增长

2023-09-23 17:09      责任编辑:王婷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DOP产能逐渐下滑 出口量有所增长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以辛醇、苯酐为原材料,利用酯化反应制作而成。DOP作为一种有机酯类化合物,外观多表现为透明、无杂质的油状液体,多作为塑化剂来使用。经过多年发展,DOP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电气级DOP、食品级DOP、通用级DOP、医用级DOP等。
 
  目前,我国DOP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苯酐、辛醇以及相关催化剂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DOP生产行业,负责不同种类DOP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DOP多用来生产聚氯乙烯树脂、ABS树脂、化纤树脂、醋酸树脂等,在电气、油漆、塑料、染料、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塑料已经成为DOP最大的应用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DOP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通用型增塑剂,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由于DOP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环保要求逐渐严格,DOP市场需求逐渐下滑。再加上我国生产技术逐渐进步,新型环保类替代品逐步涌现,DOP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国DOP企业开工率逐步下降,产能受到一定影响。2022年,我国DOP产能下滑至290.27万吨。
 
  从进口角度来看,由于我国DOP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进口量也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DOP进口量为0.54万吨,同比下降了85.82%;进口金额为0.62千万元,同比下滑了85.60%。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DOP出口国之一,出口量逐渐增长。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DOP出口量为5.51万吨,同比增长了67.13%;出口金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了52.56%。
 
  从出口分布来看,我国DOP出口目的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朝鲜、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其中,越南已经成为我国DOP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量占比为14.17%;其次为埃及,出口量占比为11.42%;印度尼西亚排名第三,出口量占比为9.84%。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规模较大的DOP生产企业主要有爱敬化工、榕泰股份、Dow、建业化工、Riken、海尔玛、润泰新材、元利化学、联成化科、宏信化工、蓝帆化工、嘉澳环保、香枫新材等。随着我国产能结构逐渐整合,部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的DOP企业逐渐被淘汰,未来DOP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关键字: D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