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电子化学品又称超净高纯试剂,指主体成分纯度大于99.9%,杂质离子和微粒数符合严格要求的化学试剂。湿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晶圆等重要电子元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材料,直接影响到电子元器件成品率、电性能、稳定性等方面。
湿电子化学品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层,下游是电子信息产业。由于下游产业对电子湿化学品纯度、洁净度、精度等特性具有严苛要求,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整体呈现出研发成本高、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技术门槛高等特点。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与下游领域电子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半导体、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产能转移,湿电子化学品行业需求量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整体需求量增长至约262万吨,预计2023年需求量将达到307万吨。目前,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业起步较晚,在2006年才正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有329家。其中部分先进企业如中巨芯、江阴江化微、格林达等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符合国际化学品标准,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海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中高端领域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现出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局面。国内从事电子湿化学品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晶瑞电材、格林达、江化微、江阴润玛、上海新阳、飞凯材料、新宙邦等。但湿电子化学品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行业壁垒较高,不建议缺乏化工产品生产经验的企业入局参与竞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子工业实力逐渐增强,进而带动上游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但受限于技术原因,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为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等中低端产品,建议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抓紧进行技术升级,争取早日研发出优质中高端产品,提升湿电子化学品中高端领域国产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