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又称为指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等,化学式为NaOH,是无机化合物的细分产品之一。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碱性,多用来生产沉淀剂、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去皮剂、洗涤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等产品。我国烧碱种类相对较多,根据产品形态不同,大致可分为液体碱和固态碱等。
目前,我国烧碱制备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大致可分为离子膜法、隔膜法等。其中,离子膜法具有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产品纯度高、污染低等优点,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主流生产工艺。
从下游应用来看,氧化铝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凭借其耐磨、硬度大等优点,多作为磨料,用来研磨玻璃、陶瓷、金属等材料。除此之外,氧化铝还可作为催化剂,用来促进化学反应的生成,在印染、化纤、纺织、氧化铝、化工、医药、水处理、造纸、食品加工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氧化铝已经成为烧碱用量最大的领域,市场占比达到31.72%;其次为化工领域,市场占比为16.31%;排名第三的是造纸领域,市场占比为11.92%。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逐渐提升。因此,我国氧化铝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量逐渐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8186.2万吨,较2021年增长了5.60%。烧碱作为生产氧化铝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随之逐渐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烧碱产能逐渐增长。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从2016到2022年,我国烧碱产能由3945万吨增长至46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1%。
从产能分布来看,我国烧碱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西南、华中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已经成为烧碱产能最大的区域,占比达到50.01%;其次为华北地区,产能占比达到17.24%;排名第三的是西北地区,产能占比为14.13%。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我国规模较大的烧碱企业主要有氯碱化工、二三建设、中泰化学、大沽化工、北元集团、红四方股份、海湾集团等。其中,中泰化学市场占比最大,为3.57%,逐渐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我国产能结构逐渐升级,部分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