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α-烯烃,属于高端聚烯烃,是碳数在五个碳以上的α-烯烃,一般在二十个碳以内,常见的主要有C6、C8,例如1-己烯、1-辛烯。
α-烯烃,是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根据碳链长度不同,产品性能产生差异,应用领域也存在区别,最常见的产品是C4(1-丁烯)、C6(1-己烯)、C8(1-辛烯)。在全球范围内,1-丁烯是最主要的α-烯烃产品,应用占比达到40%左右,但其为低碳α-烯烃。
1-己烯(C6H12),主要用作聚乙烯共聚单体,染料、洗涤剂、药品等生产原料,润滑油、燃料等添加剂,在α-烯烃市场中的应用占比为20%,是最常见的高碳α-烯烃。1-辛烯(C8H16),主要用作聚乙烯共聚单体,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润滑油等生产原料,在α-烯烃市场中的应用占比为15%,是除1-己烯外另一种常见的高碳α-烯烃。
常见的三种α-烯烃都是重要的聚乙烯共聚单体,与低碳α-烯烃相比,采用高碳α-烯烃为原料制成的聚乙烯,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加工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此外,高碳α-烯烃是生产聚烯烃类弹性体(POE)的关键原料,POE主要用来生产光伏胶膜,用于光伏组件封装领域。在全球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POE需求快速增长,利好高碳α-烯烃行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高碳α-烯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高碳α-烯烃生产难度大,国外企业对相关技术进行严密封锁,进口高碳α-烯烃价格高昂,为满足我国光伏发电产业需求,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步伐不断加快,相关技术瓶颈不断突破。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1-己烯工业化量产,1-辛烯处于试生产阶段。我国高碳α-烯烃相关企业主要有燕山石化、浙江石化、茂名石化、大庆石化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预计2023年,我国高碳α-烯烃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8万吨。除两种常见的产品外,其他高碳α-烯烃也有发展空间,例如1-癸烯(C10H20),其是聚α烯烃基础油(PAO)的关键原料,而PAO是最常见的润滑油基础油之一,可生产高端润滑油。总的来看,我国高碳α-烯烃需求正在不断上升,但国内生产能力依然较弱,需求对外依赖度较大。未来随着规划或正在建设的项目陆续进入投产期,我国高碳α-烯烃自给能力有望不断增强。